秋日的荥阳,机械交响曲正激昂奏响。10月22日,30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步入少林客车455亩厂区,满目绿意与数字化车间交织成奇观。"好像在逛公园!"一位媒体人惊叹——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喧杂,只见机械臂精准焊接的火花如星雨洒落,工人在恒温车间娴熟装配车身,新能源检测线蓝光闪烁,仿佛科幻大片现场。

“每三辆中巴一辆少林造”的神话重生
走进总装车间,技术中心总经理夏建华抚过刚下线的纯电中巴:"我们严守校车级安全标准,一颗螺栓也要经历87项检测。"媒体镜头记录下震撼画面:
匠艺传承:老师傅带着95后团队手工校准底盘,千年钧瓷淬炼般的专注融 入现代智造;
柔性智造:6米校车与12米公交在同一条产线切换,6小时转产响应全球定 制需求;
欧盟级认证:电控实验室里,自研系统正经历50℃沙漠高温暴击测试,欧 盟ECE认证标识赫然在目。
技术狂飙背后的硬核密码
董事长刘毅在研发中心大屏前揭秘复兴内核:"全栈自研电控系统让能耗降低30%,定制化能力可满足中东耐高温、北欧抗极寒需求。"媒体团亲眼见证:
数字孪生:MES系统实时监控5000台年产能,焊缝精度达0.2毫米级;
全球棋局:东南亚KD组装基地加速落地,为东盟研发的防腐蚀车身已下
线;
零缺陷承诺:每辆车3000个检测点数据直传工信部,质保风险下降90%。
海外社长变身“推广大使”
"中国的制造业非常强!”罗马尼亚《欧洲侨报》社长高进认为:"电动客车的静谧性和动力远超欧洲同类产品,有广大市场!"
2025年,少林客车的全球化战略迎来爆发式增长。海外市场已锁定超过5000台的重点意向订单,国内市场同步稳步增长,握有800余台订单,形成了“海外主导、国内稳增”的健康发展格局。针对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,少林客车提出了“技术共创、服务共创、模式共创”的合作理念,计划为东盟地区特殊的路况与气候提供定制化车型,并探索KD组装、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等创新合作模式。
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迪拜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联系:。
版权所有:迪拜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