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内瑞拉经济陷困境 中国为何坚持给它“输氧”?


来源: 迪拜新闻网   时间:2016-06-29 00:02:28





昨天,南美大陆传来了一条似乎不那么乐观的消息:中国援建委内瑞拉的高铁停摆,工地上仅剩一道拱门。

烂尾的高铁工地,是委内瑞拉经济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。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下跌,无疑是委内瑞拉经济困局的主要原因。

几乎在同一时间,委内瑞拉主管经济的副总统宣布,已经与中国达成以石油换取贷款的优惠协议条件。这一被外界认为是向委国经济“输氧”的举动,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虑呢?

委内瑞拉作为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体,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。但同时,这个国家有着优越的自身条件,拥有丰富的石油、矿产资源,有基本的偿债能力。因此,现在断言委内瑞拉已经崩溃,似乎还为时尚早。

为此,我们采访了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大使王珍,并整理了他的谈话内容。作为最了解委内瑞拉的中国人之一,王珍大使的观点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角度,来认识委内瑞拉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。

委内瑞拉未到绝境

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日前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,并再次延长1月以来实行的经济紧急状态。有国人担心中委经济合作将受到冲击,委国将出现严重债务违约。

委内瑞拉的确面临非常严重、甚至说难以克服的经济困难,但并非如一些人所说“处于崩溃边缘”。且无论是整体国家治理还是长期性公共政策,委政府也谈不上“失败”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对此轮危机有全面、清醒的认识。它归根结底由国际油价骤跌造成。该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,国际油价在每桶100美元高位时,每天大概能赚1.5亿美元。目前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40美元的水平,这意味着该国石油收入减少了一半有多。此次危机还有天灾因素。委内瑞拉水电资源丰富,今年却遇上多年不遇的干旱。

从更深层次来看,委内瑞拉的经济困难肇始于脆弱的单一经济结构。委国家财政收入超过80%来自石油,油价一跌,财政收入马上加速下滑。除石油业外,委国其他经济门类发展滞后,自然禀赋未被充分利用。委国发展热带水果种植等农业有独特优势,但由于加工业落后,反而需大量从国外进口食品。目前马杜罗实施的“经济紧急状态”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生活必需品供应,稳定了货币,打击了广泛存在的囤积居奇现象,但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。

中委经济合作从短期内肯定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。由于委官方近期的施政重心在保障基本民生,一些不那么紧迫的基建项目可能会暂缓,甚至暂停。不过,尽管国际油价剧跌导致委财政收入减少,但到目前为止,委内瑞拉并未出现明显的债务违约,“原油换贷款”按计划进行。

由于委内瑞拉仍然拥有丰富的石油、矿产资源,我们应对它的偿债能力有足够信心。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难免,但只要一国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资源未有枯竭,就有基本的偿债能力。不仅如此,中委石油合作不只限于委用石油偿还债务,中国的石油公司还在委直接参与开采石油,拥有多个区块。

中委正在构建面向21世纪、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。中方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,在加工农业、先进科技研发等领域与委方展开全面合作。尤其是国际产能合作,中方有优质产能,委方有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的迫切需求,双方互补性非常强。着眼长远的做法也可有效降低中委经济合作的政治风险。

需要强调的是,尽管最大程度控制风险是商业活动一个基本原则,但对外经济合作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。当合作伙伴遇到困难时,在不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,可适当让利,助其走出经济困境,这对两国长远合作有利。

 

  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迪拜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联系:。



版权所有:迪拜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