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通桥--滇西战场之锁钥


来源: 迪拜新闻网   时间:2024-10-19 11:07:09





      研究滇西抗战史的专家常讨论两个问题:
      1、 如果1942年中国军队没有炸断惠通桥,日寇会不会真的在10日内拿下昆明、直扑重庆?
      2、 如果1944年滇西反攻时中国军队没能抢修惠通桥,松山会不会继续成为滇缅公路上的钉子,让收复国土的过程更加漫长?

      惠通桥是当时怒江上唯一的公路桥,西岸可达缅甸,东岸可达昆明。


1935年的惠通桥

      1932年,新加坡的华侨梁金山先生拍卖了自己的两个商号和一家工厂,将所得资金全部用作建惠通桥专款,并请美国工程师阿伯兰德设计大桥。经过整整 3 年的艰苦奋斗,1935 年在怒江上架起了一座全长 123米、宽 6 米的钢缆吊桥。大桥竣工后梁金山认为“修建这座桥的目的,是要施惠两岸民众,并期望借此连通中缅两国。我看还是叫它‘惠通桥’吧!”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横跨怒江的汽车桥,也是 1933 年建成通车的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冲。

     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,处于滇缅公路咽喉要道位置的惠通桥,在输送援华军用物资的特殊战斗中,能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。直到 1942 年 5 月 4日,为了阻挡日军的行军步伐,中方炸毁惠通桥。


梁金山先生塑像

      “炸就炸了吧,以后重修就是了。”梁金山忍痛说,“我相信,抗战胜利,惠通桥是会修复的。”

 

      惠通桥被炸毁后,中日两国重兵隔着怒江天险对峙了整整两个年头,直到大反攻后,中方才重修惠通桥,梁金山又作了部分捐资。这一次重修后的大桥保障了前线 11 个师的弹药运送,月运输量达万吨以上,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
怒江上的惠通桥(远)、红旗桥(近)


距离惠通桥不远的正在修建的跨怒江铁路桥

     1945年8月,抗战胜利。1个月后惠通桥也修复完成,继续保证怒江东西两岸通行,一直到1974年下游400米处的“红旗桥”建成后,惠通桥才退出了历史舞台。虽然不再是交通要道,但今天的惠通桥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兵,尽管换上了笔挺的新装,骨子里却依然萦绕着不屈的战魂。

 

  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迪拜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联系:。



版权所有:迪拜新闻网